关于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突出问题的建议 |
关于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突出问题的建议_明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研究室
|
农村中小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均衡化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没有农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会影响整个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影响乡村振兴。如何处理好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提出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结构不合理2.优秀教师流失严重3.教学理念陈旧、传统 (二)学生方面 1.生源短缺,流失严重2.生源结构相对单一。 (三)家庭方面 1.家长文化程度较低2.学习氛围淡薄3. 传统思想禁锢 二、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优化教师结构,探索农村学校师资配备对策 教师素质是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不容忽视的重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学生进城数量高速发展,导致农村老师出现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区域教师结构失调等,教师和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流失的重要因素。 (二)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农村学校生源流失问题。综观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客观性流失,也即普通生源的流失;二是主观性流失,也即优质生源的流失。对于这些现象学校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遏制。如优化学科教师,保证教师相对稳定,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对特殊群体学生关心关爱力度。 (三)改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家校紧密合作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因此,必须促进家校紧密合作,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增加家长培育孩子的意识。学校可以定期举办 “家长开放日”,同时办好家长学校,以上课的方式给家长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明确各自的责任,充分给予学生从家庭到学校的全方位呵护,积极营造学习氛围。 农村学校的师资配备到位了,优秀教师不走了,家长重视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优质生源留下了。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好政策下,农村学校就一定会迎来大发展的滚滚春潮,广大农村学生的幸福指数就一定会大大增加,中国教育的未来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
|
【打印此页】 【返回】
【顶部】 【关闭】 |